千年文化传承,千年坎坷琢磨,黄山乌金园猪文化博物馆的《当猪遇上爱》

频道:公司动态 日期:
千年文化传承,千年坎坷琢磨,黄山市乌金园猪文化博物馆的《当猪遇上爱》
 
      黄山市乌金园猪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黄山市,创建2011年,是全国唯一经文物部门批准的民营猪文化主题博物馆,馆内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陈豕与室,合家而祭”,讲的是家族祭祀的事情;第二展厅“良种天成,价值客观”,介绍的是猪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第三展厅“人猪和谐,产业开发”,展示的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鼓励发展养猪事业的政策、报道等资料。馆内主要收藏了猪文化、猪的驯化演变和种类知识宣传挂图以及有关猪的名人字画,另外还珍藏了猪的工艺品和实物,有砖、木、竹雕等,藏品已达数千余件。

我国养猪历史最远可追溯至七、八千年前,在远至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古人墓葬中,都不乏猪的遗骸,“陈豕于室,合家而祭”,农耕社会居室之下养一猪,故“家”是宝盖下一个“豕”,猪在古代社会人们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几千年下来,中国人已经离不开猪,在与猪的共同生存中,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猪文化。中国的养猪技术,在古籍中有不少文字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和形形色色的古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猪文化发展的轨迹。秦以前:《易经》《周礼》有阉割术的记载。商丘子有《养猪法》可惜失传。秦:有《相六畜》的记载。汉:《史记》载:“留长孺以相能立名";《孔洞子》载:“豕主食,故一豕十七八。卜式有《养猪羊法》也可惜佚失。魏:《齐民要术》记载养猪技术较为详尽。元:《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撇要》有猪选育技术的记载。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包含有治猪病的药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沈某的《农书》邝璠《便民图纂》都列举养猪一项,对前代选种、育肥、治病都有所发展。清: 张宗法有《三农纪》杨山山有《曲风广义》各府(包括台湾府)州、县的地方志,"物产”一项,大多有猪的记载。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咏猪的诗歌:“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圈里捉猪宰杀、杯中酌满美酒)。

人类开始饲养家猪以来,养猪生产逐渐发展,有关养猪的科学技术逐渐发明进步,诸如育种、繁殖、饲料、饲养、栏含建筑、兽医防治等技术日益发达、猪文化内涵就逐渐得到丰富充实,猪是经济、药用等各方面价值都很高的家畜,营养丰富,馨香美味,又全身是宝,堪称“ 聚宝盆”,我国猪种资源之丰富,遍布全国,而各地差异显著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又使得我国能够得以培育出众多不同种类的猪种。

皖浙花猪(皖南花猪)体型中等偏大,头大,额有皱纹,耳中等大小、下垂,背腰较平直,腹较大而不垂毛色都是黑白花,在吻突、四肢下端、前胸和下腹部为白色,头、臀两端为黑色,额部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白毛星”,两种毛色交界处有宽窄不等的黑皮白毛的“晕带”,腰背部毛色不一,有全黑、全白或各种形状的黑斑。按头型可分为三种类型:狮头型体型较大,四肢粗壮,体质疏松,皮肤多皱褶,毛较稀,头大额宽,嘴筒较短、微翘,额部皱纹深、多呈横向菱形,耳稍大、软、下垂,吃食时与嘴筒同入槽中,有“三张嘴”之称。性情温驯,行动迟钝;马脸型体型与狮头型相近或稍小,额较窄,嘴筒长短适中,耳中等大而下垂,额部皱纹较浅,纹路纵横交错略似“寿”字形,故在淳安县又称“寿字头”。皮肤皱褶较少较浅,毛稍细密,性情温驯,但行动较灵活;桩头型体型矮小紧凑,四肢细短,体躯皮肤较薄、多无皱褶,头较小,嘴较尖,嘴筒平直形似木桩,故称桩头,淳安县又称老鼠头,耳较小,耳根较硬,呈八字形伸向前下方,性情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数量较少。

皖浙花猪(皖南花猪)产于黄山以南、天目山以西和新安江上游的广大山区和江    西省的婺源县,中心产区为安徽省休宁县的兰田、南塘、歙县的金川、唐里、田家村和浙江省淳安县的姜家、汾口、唐村等地。产区位于皖浙二省接壤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大部分在200~600米之间,地形破碎,耕地面积较少,是皖浙两省的茶林竹木主要产区,气候非常温和,四季分明,春多阴雨,夏多山洪,秋伏蒙受干旱威胁,冬季积雪少,农作物产量低,以玉米、水稻为主,还有薯类、豆类、大麦、小麦、油菜、荞麦和绿肥等。皖浙花猪适应安徽、浙江接壤的低山丘陵地区饲养,具有屠宰率高、肉质好的特点,是腌制火腿、刀板香、腊肉和香肠的优质原料,但生长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肉色深、纤维细嫩、肌间脂肪含量高,生长于海拔600~1000M的徽州地区,产区山峰险峻,泉水清澈,松竹茂密,百草丛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放养生态猪的天堂。当地的养猪业具有浓郁的徽派猪文化底蕴,尤其是徽州腊肉腌制可追溯到宋代。南宋岳家军在中原前线抗金,前线将士所需之猪肉皆由皖浙一带后勤供给,其鲜猪肉必须腌制才能防腐,以保证长途运输后的食用品质,这便是火腿,也是南腿文化的启蒙。当地百姓在猪的选育方面自然注重猪肉的质量与腌制品的因果关系。皖浙花猪的腿扁而薄,容易腌制到肉心;腿肉系水力强,在腌制过程中能蓄住肉中风味物质,这些都是千百年来选育的结果。

馆长程小发介绍说,中国人最早驯化野猪,中国更是养猪大国,但是人们对猪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曾有误解,还把猪当成愚钝、污秽的象征,办这个猪文化博物馆就是要改变人们的错误认识,为猪正本清源,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中国皖浙花猪等猪种的保护。我就是让后人认识猪的文化,其实猪的文化猪对人类的贡献很大,因为人养猪,猪养地,地养人,这是农业一个大的循环,跟我们农业是相扶相依的。我感觉到要让我们的后人继续传承下去,把地方品种传承保护下去。